机房专家徐宗弘详解机房新规范
摘要:《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范适用于建筑中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专家组的培训专家徐宗弘先生作为此规范的主要编写人之一,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数据中心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存储等话题是新一代数据中心探讨的热点,都旨在寻求数据中心的突破与变革,而数据中心的变革首先要从标准、规范开始。现行的新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自实施以来,使不同的数据中心建设都有据可依。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范适用于建筑中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专家组的培训专家徐宗弘先生作为此规范的主要编写人之一,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1.阶段测试,保障机房工程周期
首先,徐宗弘指出:“现有的机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用户普遍认为越小规模的机房施工周期就会越短,大规模机房相应的施工周期就会越长。”但现实中大规模机房延期完工的现象却是非常普遍,如何确保大规模机房工程按期完成哪?徐宗洪老师为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一是资金、设备和材料的供应要及时到位。二是技术实力、经营经验和管理要过硬。
另外,工程竣工后的综合检测对大规模的机房来讲也是影响施工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徐宗弘老师认为:“一个成熟的施工单位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不同专业规定出质量控制点。对不同的质量控制点,按照质量检验标准,再用仪器设备进行监测,这属于自检范围。往往在一项工程施工阶段完结后,转至下一个工序要邀请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实施检测,也就是阶段验收。这样的流程可以避免在整个工程项目竣工后再回头处理早已产生的问题。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提出整个工程周期结束后验收,要求建设方和监理方和检测方要在相应的文件上签字确认,以避免在将来监测过程当中出现意外。但是现实是部分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常常存有顾虑,不愿签字。
徐宗弘老师还为用户们介绍了一个经验,在制定合同时,可以通过谈判在附加条款中约定委托某单位进行第三方检测。
2. 如何识别机房建设中的陷阱
用户委托在第三方检测时经常遇到检测结果与施工单位自检结果差距很大的情况,为了防止机房用户的利益受到损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对此也有着明确的条款,徐宗弘老师为此最后详细介绍:
第一,规范规定建设方和施工方应共同完成进场材料和设备的检测。
第二,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标准,即相应的国家标准。施工人员本身的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工程监理,还是施工工人都应熟悉相关标准,这样不仅能够指导施工,还能够发现问题,并起到培训作用。
第三,做好工程自检和互检。机房工程经常存在交叉施工的现象,因此,做好自检和互检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衡量施工企业本身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 徐宗弘老师告诉我们,用户原来在机房建设上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机房就是在原来建筑的基础上搞搞装修、配电和空调。实际上装修材料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机房的装修质量会影响到人身安全和设备稳定运行。另外,还有防雷系统,雷电给机房带来的灾害一定是灭顶之灾,人员、设备和建筑都可能毁于一旦。因此,在新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中专门设计了相关章节。
3.解读规范强制条文
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5条强制条款,徐宗弘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第一条是关于机房建筑的。新规范要求凡是对原有建筑进行改造的施工必须经过原建筑设计单位的认证。如果原建筑设计单位已经解散的,则应请有相关资质的建筑单位进行认证,绝对不能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进行。
第二条是关于供电系统的。条款规定凡是机房内独立的金属结构都要与建筑公用等位连接。目的有两个,一是保护人身安全,二是保护设备安全。
第三和第四条强制条款都是关于空调系统的。规范要求凡是防火阀、排烟阀等关键的安全设施必须使用由国家公安部门所认可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另外,用户即使购买了检测合格的设备也必须要进行自检。
第四条是关于机房屏蔽的。屏蔽机房的效能指标是根据建设方的要求由设计方决定,施工实现的。徐宗弘老师解释到,一般来讲,大型屏蔽机房都是采取整体焊接技术,不管用什么焊接方法自检时焊缝绝对不能有陋焊和砂眼。在对屏蔽性能进行检测时往往由承接施工单位用专业仪器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屏蔽室屏蔽性能检测,测量电场屏蔽效能、磁场屏蔽效能,这也是自测的一种方法。屏蔽检测的方法是统一的,最后测试的必须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